探索创新服务方式 成都公共文化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
编辑:admin 日期:2018-09-29 10:18:48 / 人气:
近年来,成都市以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两项国家级试点工作为契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成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西部“排头兵”,在全国也处于先进水平,为国内公共文化领域提供了很多经验。
成都,这座拥有三千年深厚文化土壤的古都,正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建设的更美好前景。
以“总分馆建设”为抓手,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2017年,原文化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为成都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指南。如今,通过横向协同盘活社会资源、纵向主导实现资源共享、社会运营提高管理能力,因地制宜、具有特色的成都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模式正逐步形成。
在锦江区文化馆分馆古色古香的氛围里,经典的国学讲座、精彩的曲艺表演、优美的汉风吟诵等时时上演。近年来,锦江区文化馆与成都明伦书院等合作,建成“国学馆”“川剧馆”“文学馆”“曲艺馆”“非遗馆”5个艺术特色分馆。国学馆不仅请来国内文化大咖开设讲座,还引来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内外高校师生论道。
郫都区文化馆整合高校、青少年宫资源建设分馆,并引导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分馆承担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通过以奖代补、政府授牌、全过程监督等举措确保服务品质。双流区文化馆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分馆建设,并对建设运行较好的分馆予以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
在成都,以总馆为主导,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总分馆体系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作为在全国率先让市民免费接受艺术培训、下辖12个分校的艺术学校,龙泉驿区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实现了让艺术无障碍地走进群众的生活。政府采购买单,每年有1.2万人次接受约30个艺术门类的培训。
成都还推行文化馆总分馆“社会化”建设,让“民间达人”助推文化繁荣。在崇州,百年老字号易笔坊、易家墨、易草鞋的“复活”,退休干部罗同宇的“乡村少年合唱团”,从事舞蹈教学30多年的唐红的20多支舞蹈队等,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档次,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目前,崇州市25个乡镇文化院坝全部由专业化团队提供服务,注册文化志愿者2200余人。
推进乡村振兴,文化“送下去”更要“种下来”
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川西平原千里沃野、美不胜收;花一程、林一程、水一程,天府之国田林交错、变幻多彩。成都市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文化滋养,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更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战旗村已建起战旗文化广场、农民夜校、社区小广场、战旗党群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阵地,还开设独具特色的美食技能培训班、布鞋制作班、蜀绣班、古筝班、太极班、广场舞班等,丰富村民生活、提高文化技能。仅仅是歌舞,战旗村就自发形成了3支公共文化服务队,组织文艺爱好者编排节目、参加各类文艺汇演。
文化不仅要“送下去”,更要“种下来”,让群众当主角,充分激发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成都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通过多种手段开办道德讲堂,传承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风,让群众倍增幸福感和获得感。
林盘是成都平原独有的乡村居住形态。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投入6000万元,实施川西林盘修护项目,建成占地77亩的明月新村,成为城乡跨界融合的“新形态”。几年来,明月村备受人们关注,不仅因为良好的自然生态,及源远流长的制陶、染织、竹编等传统手工艺,还因为艺术家、文化创客与村民们和谐共处的公共文化模式。
明月村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产业,引进蓝染、陶艺、篆刻、艺术咖啡、剧场、音乐酒馆、美术馆等40多个文创项目,塑造文艺乡村新面貌。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充分发挥自然、文化资源优势,明月村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和各方力量安家落户。“新村民”带来了资金、理念、品牌、资源、新的生活方式,带领和帮助村民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还参与乡村治理,推进“新村民”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
聚焦供给侧,“互联网+”破解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如今,“互联网+”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热点。《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营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成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践基地,以及国家公共文化云推广试点地区,借力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解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各区(市)县板块自由切换,文化地图方便搜索,随时更新重要文化艺术资讯,预告近期公共文化公益课程……“文化天府——成都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通过WEB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多个终端,整合全市文化馆公共服务资源,运用慕课等新型互联网培训手段,使成都文化资源“活”起来,利用率大大提高。
以需求为中心,以大数据为手段,成都从文化供给侧进行改革,通过聚集用户的文化体验数据,从中提炼出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趋势,今年底,成都市文化馆将完成全域县级以上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完成“文化天府”平台全覆盖。
基层阵地监管是个老大难问题,成都同样以互联网手段予以破解。2016年,成都市文广新局牵头启动建设了“文化e管家——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平台”建设,目前已对全市1747个文化馆、图书馆和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动态监测,有效破解了监管难题。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文化e管家”平台汇总了1.4万余场文化服务活动情况,线上监管全市152万余平方米基层设施建设情况,追踪全市15493.65万元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安排情况,收集了26万份群众活动调查反馈问卷和7万份场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群众评价纳入考核,以公众监督倒逼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全新的探索,让市民参与各项公共文化活动中,体验到幸福感、获得感。“数”“网”结合,成都公共文化事业正步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刘怡
上一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兴文化”下一篇: 2018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开幕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我省集中开展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08-31
- 在方太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文化灵魂 秦朔访问08-30
- 入选国家级平台2018“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08-22
- 传统文化变身大学选修“香饽饽”08-18
- 湖湘文化发展必须推陈出新08-15
- 祥源文化 信披违法领证监会罚单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