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诗与远方融合让贵州更多彩

编辑:admin 日期:2018-12-10 09:47:10 / 人气:

这个节每13年过一次,一次过3年。
11月17日,台江县方召镇反排苗寨,上千名身着传统服装的苗族同胞欢聚一堂,以祭祀先祖、跳反排木鼓舞等传统节日仪式,欢度13年一次的苗族鼓藏节。
在贵州旅行,民族节日并不是意外之喜。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49个民族,留下了近千个大大小小的节日让人应接不暇。从苗乡到侗寨,闪亮精致的民族盛装、欢腾热闹的斗牛和对歌,以及座无虚席的长桌宴会,都会在短短几天内点燃一个个美丽的村寨。
在这里,民族节日大多遵循农事和季节变化的规律。春夏多是姑娘小伙子谈恋爱的节日,夏秋多是祈求风调雨顺或庆祝丰收的节日,冬季则是新年祈福的节日。游客按照需求、选择适合的时间段即可来贵州“赶节”。
统计显示,有着“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之称的台江姊妹节今年吸引了近40万名游客。活动期间,台江县接待游客38.93万人次,同比增长25.9%,旅游综合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58.8%。
自1998年以来,台江的苗族姊妹节已成功举办20届。2006年,“贵州苗族姊妹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台江不仅积极推进苗族姊妹节各项活动,还以姊妹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全面展现苗族文化深厚内涵和探寻保护传承发展路径,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苗族文化体验。
民族节日的繁荣彰显着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需求。而除了掐准时间“赶节”,看一场沉浸式的歌舞秀也许是最直接、最广为接受的方式。
“夏天旅游最旺的时候,我们一天要上演四场《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晓舟介绍。
走进贵阳大剧院,一台《多彩贵州风》,浓缩了“山地公园省”的千年风貌。从2006年首演至今,演出4500场、观众500万人次的数据佐证着贵州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今年10月,著名主持人乐嘉在看完《多彩贵州风》后在微博上写道:“有台演出叫《多彩贵州风》,是很多去贵阳旅游的团队必备项目,我独行侠惯了,少凑热闹。今天阴差阳错,看了演出,现场调动观众能力千锤百炼,很佩服,看完,居然有强烈地想在贵州生活一段时间的冲动。”
作为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一台歌舞秀,《多彩贵州风》以本土深刻的族群记忆,演绎苗、布依、侗、彝、水等世居少数民族缤纷的浪漫风情,以无法复制的侗歌、民族绝技、器乐表演和精美的民族服饰秀,展示着文化之于旅游的魅力。
而在雷山驻演的《蝴蝶妈妈》,在丹寨万达小镇驻演的《锦绣丹寨》,在安顺驻演的《大明屯堡》,在大方驻演的《奢香》……这一幕幕歌舞秀,既是让游客买单的旅游产品,又是饱含深情的文化艺术产品。
此外,2012年建成的贵阳孔学堂,每年持续不断推出百余项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设成为我省研究、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在贵阳市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上演的“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活动已坚持举办3年,以贵州省非遗文化的展示展演为主线贯穿,每周一期,每期展示一个县(市、区),已成为贵州非遗文化展示推广的品牌,成为集中彰显贵州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发展离不开文化体验,文化传承也需要旅游作为载体,这是诗与远方的完美融合。(记者 曹雯)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