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跨文化传播不要忽视“文化折扣”问题
编辑:admin 日期:2019-05-22 09:03:12 / 人气:
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往往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从这样一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传播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不是自己觉得优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就能够被人理解。好东西也需要在传播中被受众接受。文化的传播要注重取得实效,要注重受众的反应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在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有很多优质内容和文化产品,由于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前因后果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到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比如日本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人物,如“口袋妖怪”,就由于易被接受而在传播中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近期还产生了像《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这可以说是个相当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例子。像皮卡丘这种人物,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反而获得了相当大的全球影响。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如何发现需求、如何提供更吸引人的内容,使传播有效果、能持续,往往要依靠大众文化传播。这种传播“文化折扣”更少、效应更大,往往在不经意间让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其实涉及到文化传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一是要考虑到受众的需要,易于他们理解,这样才可能不断扩大传播效果。如果与受众距离太远,效果也不会好。只有能够和受众的期待视野相互融合,传播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切实作用。这就需要对传播对象的状况有深刻理解。相对窄的对象,传播就要更有针对性;而对于更广泛的对象,传播就要寻找“最大公约数”。这种对于对象的感知能力是传播的重要方面。
二是要考虑到内容本身的特点。太艰深复杂,在本国文化中都需要大量学习才能理解的内容,可能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是文化传播需要重视的高端方面,但由于其特殊性以及在文化内部的深度,就不容易被说清楚,不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这就需要化繁为简、化深入浅,把复杂深刻的内容以更好的方式来传播。从一般性的理解、了解出发,为更深入更丰富的内容得到更多传播创造机会。这是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工作。
三是传播路径要活化。介绍宣传是必要的,但如果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用更多样的路径、更具市场性的方式实现更多的传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路径活、多条腿走路,让传播的效能得到更多的展开,让人更自主地接受、更主动地受到吸引,正是文化传播更为有效的方式。
活化传播方式、体认受众需求、创造丰富内容,才能让文化的传播更有效能,也更能起到文化融通、文明互鉴的作用。
上一篇:欧洲汉学:探寻中国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下一篇: 以文化的力量铸魂育人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保利推出青少年艺术文化发展计划:展现艺术公益亮点---中国文明网08-31
- 《大中医》蓄势待发 影视取材传统文化或成新潮08-27
- 文化夯实基础 创新推进发展08-16
- 丰宁坝上草原文化节开幕08-08
- 我市将开展质量文化培育行动08-05
- 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生态文化(大家手笔)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