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初心本色

编辑:admin 日期:2019-12-28 10:57:16 / 人气: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独立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建设目标,艰辛探索,积极创新,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的发展。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充分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今天,我们探讨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初心本色,无疑有益于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可以为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借鉴。
  一、以拯救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为根本,肩负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
  延安时期一般指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时间,横跨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同的革命阶段,时代背景与社会形势截然不同,主要矛盾也因之不断变化。面对纷繁复杂、风云变幻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中国共产党因势而为,灵活运用革命文化这一“有力武器”,不断调整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心,始终坚持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初心,立足于对现实的把握、时代的认知基础之上确立的中心任务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1940年2月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从战略上谋划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问题,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系统阐述了党的文化建设纲领,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明确指出“建立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可以看出,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扛起“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自觉肩负起领导“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建设,进而拯救中华民族前途命运、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重任。
  二、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宗旨,践行共产党人的民本情怀
  党的群众路线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是延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毛泽东的《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要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始终将民本情怀融入到文化建设中,从人民意愿出发,大众化的文化立场,构成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延安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千百年来沉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与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传承与创新并重,创造了不朽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延安文化建设的初心本色,凝聚起民族复兴的文化共识,调动了民族复兴的巨大力量。
  三、以树立优良作风为己任,彰显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优良的作风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延安时期,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作风建设,1941年至1945年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普遍的整顿党的作风的运动。文艺界是整风运动的一个重点领域,当时,文艺工作者脱离群众、闭门造车等作风问题较为突出。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树立实事求是的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创作导向,不断改进文风、作风,以良好作风担当责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重视文化建设,且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有力地带动了作风建设,开启并强化了文化自觉。
  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延安时期的文化工作者兼怀维护民族独立、构建民族精神、创造新文化的多重历史使命,创作出《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诸多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存、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优秀文化作品,迸发出了“文化的力量”,对民众产生了强大的引导作用。延安时期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先进文化的开端,也成为我党文化建设的一座丰碑。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