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化点燃消费新引擎,直播第一城为美好生活代言

编辑:admin 日期:2020-06-06 07:41:20 / 人气:

打通文化与消费的强链接,一场覆盖全产业链、全场景的“品质生活盛宴”在消费过程中兑现人们关于生活的诗意想象
消费,日常生活之需。一旦文化介入,“买买买”就可能演变为精神与物质双富足的生活盛宴。
5月30日至6月5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商务委联合主办的“五五购物节·品质生活直播周”正是这样一场盛宴。
七天、338场重点活动、上万场直播,发挥在线新经济优势,这座城市里的新媒体平台传递着 “活力之美”“亲子之美”“经典之美”“时尚之美”“居家之美”“行走之美”的接力棒,带动线上线下消费交易额估测可达50亿元。
比数字更具象的,在于人的体感。
当阅读、演艺、文博、文创、美术、文旅、电竞乃至国潮、老字号、美服美妆、艺术家装等“大文化”消费场景为直播经济加成,人们发现,关于生活的诗意想象,已在消费过程中兑现为触手可及的美好。
当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全产业链、全场景触达城市中每一条神经末梢,感受到活力的,不只是在线平台,更有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更有生活在此间的千万人。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就这番场景做出判断:上海对于品质生活的理解,某种程度上已决定了未来的生活方式,引领着城市的潮流走向,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维度擦亮了 “上海文化”品牌的标识度。
尤其对当下,“品质生活直播周”确证着上海“危机中育新机”的探索。
这座商业文明深入血脉的城市,寻找到后疫情时代助力消费回补、挖掘新增长点的一种方式——立足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理念,打通文化与消费的强链接,“直播第一城”可以在代言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为城市未来发展蓄能。
直播间加载文化“滤镜”,美学元素掀开内需新市场
东方明珠旋转餐厅直播一小时就售出了超过8000套——直播周的消费报告里,这个案例颇有代表性:在疫情防控不松劲的大背景下,是什么撬动了堪比2019年半个月的销售量?
文化地标、日常生活、云端推介,三位一体。换言之,加载了文化“滤镜”,直播间得以输出品质生活的导向;搭载互联网时代最生动的平台,美学元素经由直播间掀开内需新市场。
相似的故事在过去一周反复上演。
上海博物馆“把江南文创带回家”的直播促成交易900余单;海派旗袍的探店直播汇聚了单场24万人气;上海民乐演奏家在直播间里推广新曲引发民乐爱好者即刻下单……“直播+文化”的模式下,直播探店,探的不仅是有趣的商品,更是探出与美学接轨的品质生活方式。
在“云端”,上海中心52层的朵云书院是消费场景,也是蕴藏诗情画意的文化地标;在“深坑”,伸展至地下88米的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本身就是“世界建筑奇迹”,其间的1400多件艺术品及艺术装置还组成了“艺术秀场”;在“海底”,上海海洋水族馆隐藏着世界最长的人工海底隧道,不啻为上海文旅消费的重地……“直播+文化”的模式下,小小屏幕容纳的,不只是“上海之最”,更是发现美的眼睛。
武康路边,主播们的“打卡”重心悄然转移,从过去专注于“网红美食一条街”,到不错过“往来无白丁”的每一处名人旧居;愚园路上,网友被“种草”的心水好物,也从潮流商品、买手小店、网红餐饮,泛化到了整条文化商业街区的前世今生……“直播+文化”的模式下,主播“种草”,“种”的不限于产品,更是产品蕴藏的文化故事。
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立足“直播第一城”,上海推动文化参与直播,目标绝不止于卖几件文创产品,真正的意图是借用文化的活力、凝聚力,拉动内需、释放消费潜力,使得文化成为在线新经济的催化剂。
促进两条生态链融合,文化之都与消费之都共生长
直播周为上海留下一道 “高光”,也为 “上海购物”和 “上海文化”的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品质生活牵引出品质消费的命题下,促进文化生态链与消费生态链的融合,文化之都将与消费之都同生共长。
一众国有文艺院团在直播周期间强势亮相。上海京剧院新手游上线;上海昆剧团的“昆曲小酒”在新一轮直播后酝酿产品升级;上海木偶剧团在直播间和虚拟偶像实现了一次跨界同屏。
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文化以矩阵式跨界直播,引发国内文化产业人士的侧目。一方面,对接时代审美、构建自身文化多渠道多形态的产品同时,也为美好生活和消费升级注入文化内核——这被视为过去几年各家院团在传承艺术的基础上,实践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巡礼。
另一方面,国有文艺院团 “组团”加入直播,着眼的不是推销自家的联名款,也不是为一两件乐器、新曲而吆喝。大家看重的,是通过参与年轻人的线上狂欢,延展演艺生态链,为 “亚洲演艺之都”的未来,找到潜在拥趸。
同样,书店也不满足于卖书的物理空间,它们升级为 “文化买手”,以美好生活 “样板间”的姿态,从一书一画开始,不断拉伸消费链。文创、美妆乃至家居,只要与美好生活相关,书店里的消费生态完全可以无远弗届。
文化生态链向着消费生态链靠拢,反之亦然。在传统的商业领域,上海商业在 “破壁”同质化痛点、化解电商冲击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这一轮商业升级均花了大力道在商业空间里为文化“留白”。直播镜头走进百年豫园,九曲桥畔是旅游景点,也是实景秀场。灯光与园林艺术结合,昆曲演员在亭台楼阁和烟波画舫前弹唱《游园惊梦》,文化为商业注入更厚实的灵魂。同理,一家又一家的网红店铺营造主题文化氛围,顾客社交文娱需求满足的同时,新零售悄然突围。
都说 “Z世代” 的消费密码既有深邃的历史感,也有开阔的时代感。过去七天的人气验证出两条生态链碰撞相融的热力:小红书推出重点直播场次超50场,总时长超1万分钟,评论互动超百万次,开屏、话题曝光超2500万次,带货直播超3000场,带动消费近5000万元;大众点评的“品质生活直播周”专区,一周来共举办近200场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超750万,单一平台直播带货值超过千万元。

消费场景为文化创造出新的 “圈粉”增量,文化为商业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文化生态链与消费生态链的相向融合,是上海正在打开的新空间。
品质生活聚合审美与创新的涵养,渗透进城市的土壤
“品质生活直播周”试出了品质生活的审美涵养,试出了文化消费的十足弹性,也试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风尚。直播周暂告段落,可由此生发的意义,远不止七天。
上海正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成为区别于东京、纽约、巴黎的 “购物天堂”,必须要有独树一帜的 “标识度”。它少不了品牌集聚度、首店首发等硬指标,更缺不得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直播周中,满城浸润的对品质生活的审美提炼、对文化消费的精耕细作,就是一种独有的标识。
金江波感慨,直播打开了发散性的想象力,但它用一个个具象的场景,聚合着对品质生活、美好生活的全民向往, “上海对于品质生活的理解,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未来的都市化生活方式,引领着城市的潮流风尚”。
这种潮流风尚,投射于直播周,是贯穿日常的审美细节、创新精神 “播”下了种子。而当种子经时光浇灌,根系绵延,渗透在城市土壤里的,便是绽放生机、孕育希望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型,也是每一个知诗书、达礼仪的市民百姓。
“品质生活直播周”的七天落幕了,而“品质生活”的风尚永不落幕。
凭借商业创新的大胆想象力,依靠文化品牌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今天的上海,正以品质生活打磨标识度,提高显色度,翻开城市消费升级、经济文化跃升的新篇章。
乘上直播经济的好风,链接文化认同的共鸣,今天的上海市民,在切实的获得感和体验度中,感受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谛。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