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将打造100个“城市文化新空间”,让文化深入城市肌体
编辑:admin 日期:2021-10-09 15:30:02 / 人气:
给老地方注入新元素
注入时代元素,让老地方有新味道,成为文化新空间。老钟楼图书馆一直是锡城文化味最浓的地方,这个国庆节,馆内的千纸百态艺术成了亲子游的好去处,也因此被央视关注。修缮一新的锡剧博物馆,虽未正式开放,节前已有爱好者们提前探班。锡剧爱好者小音告诉记者,一进门新鲜感就扑面而来:室外空间已经改装成了一个园林式庭院,流水潺潺、亭台楼阁。一楼设有文创生活馆,锡剧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镌刻在通往二楼的台阶上,而二楼,则以多媒体和图文、实物展陈的方式,将锡剧历史娓娓道来。锡剧小剧场设计成了茶座模式,锡剧爱好者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了《青蛇传·十八年》等锡剧折子戏。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新亮相的锡剧博物馆将会是一个集观演、研学、休闲、品茗、文创产品展售等于一体的锡式生活综合体验空间。
文化新空间也意味着“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布点更加合理。“一放假,到处都是‘人从众’,这里环境很好,看看书,写点东西,很安静,也很方便。”假期7天,家住华庄街道万欣社区的刘女士带着女儿在家门口新开的图书馆呆了三天,母女俩特别享受与书相伴的惬意时光。这是无锡市图书馆与社区共建的万欣社区分馆,先期上架了8000余册图书,少儿图书就占了四分之一,成了居民家门口的“大书房”。据了解,随着无锡市图书馆双虹园景区分馆和万欣社区分馆的开馆,无锡市城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成员馆已达30个,出现在街道社区、公园景区、综合体、地铁站、医院等不同公共场所。
满足公众多元文化需求
文化新空间形式不限,重点在于其承载的文化内容,以“新”制胜,满足公众的多元文化需求。经过几个月的运行,东林书院“东林拾忆”小剧场更成熟,园林实景演出与民俗风情相融合,给市民游客带来立体化的游园体验。
有了文化内容的注入,身边的城市空间也多了“文艺范”。这个假期,金海民乐团的成员们十分忙碌,从家门口的“和文化节”到二泉映月小剧场的演出,这个“草根”乐团有了更多的表演舞台。
国庆期间,“‘教我如何不想她’纪念刘半农先生诞辰130周年摄影艺术展”在运河外滩美术馆开展,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前去打卡。小红书大V亭亭说,“这里靠近运河,充满艺术气息,特别好出片。”近年来,沿着古运河、大运河,北仓门艺术中心、蓉运壹号、溪南公馆、运河外滩、荣巷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地标都在按文化新空间的标准做功能提升和内容更新,成为新的文化消费打卡地。
实施城市文化新空间布局
国庆长假,中山路沿线的街头艺术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崇安寺的秋季音箱季令人眼前一亮、南长街贺弄小广场成了文创花车市集……一处处城市文化新空间加速“生长”,让城市生动起来,让人与城市互动起来。专家们也表示,城市文化新空间的布局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要想留住人们的脚步,更需“软件”支撑。文发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年轻的民乐团创新编排了动漫民乐、无锡元素曲目等既接地气又满足年轻审美的演出,收获了不少“粉丝”。
古运河畔的运河小剧场正在招募话剧演员,未来,沉浸式游园表演、实景话剧的形式将成为运河小剧场的主要呈现内容。承担运河小剧场运营的原石剧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未来的文化空间里,人们应当深度参与,不仅是欣赏者,更是文化艺术内容的表达者。
“这些空间让传统和地方文化以鲜活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让不同形态的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也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将自己的创意和梦想放在这里。”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锡市将实施“艺术拾珍·美好空间珍珠链”计划,将有节奏地实施城市文化新空间布局,让文化深入城市肌体,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体验,进而助力城市文化个性的塑造。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新余市以作风建设净化文化市场08-29
- 皖新传媒曹杰: 打造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的数字化平台08-24
- 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人民要论)08-23
- 40个优秀剧目 上演戏曲文化盛典08-14
- “亲情中华”夏令营太原营开营 山西侨界青少年感知传统文化08-12
- 祥源文化 信披违法领证监会罚单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