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师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admin 日期:2024-07-28 17:51:13 / 人气:

在文化馆触摸历史,到图书馆浸润书香,行走在街巷品味乡愁,亲近多彩非遗体验文化传承……步入新时代,文化成为十二师发展的厚重底色,也链接着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回首兵团成立70载,十二师的发展中一直浸润着文化的力量。时至今日,十二师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与兵团共成长、与时代同进步,铸就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印记。
文化为民 回应新期待
看!白日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文墨飘香,居民或看书或下棋或练字;听!入夜了,文体广场乐声阵阵,群众或载歌载舞或观看大片……如今,在十二师,遍布居民区的基层活动中心已经成为职工群众的精神家园,一个个具体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幅生动丰富的文化景致。
这一切,都得益于文化的滋润,得益于十二师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所带来的红利。长期以来,十二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为根本,着力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逐年提升。
——2023年7月,首届头屯河谷兵地文化艺术节,持续了35天的艺术盛会,吸引了来自兵地千余名艺术工作者汇聚十二师,20场文艺演出轮番上演,累计惠及群众22.18万人次;
——2023年末,跨越7000里在疆首次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兵团文化艺术中心演艺大厦剧场精彩唱响,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深深打动了十二师干部职工;
——2024年初,“启盛迎新 龙行龘龘”十二师2024年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十二师第二届元宵喜乐会暨社火大巡游、“乐游十二师 品味中国年”十二师第三届冰雪文化旅游节暨一O四团第二届新春文化庙会相继举行,买年货、逛庙会、送祝福等系列活动,把浓浓的年味送到群众家门口,热热闹闹的文化惠民活动,从年初就拉开了帷幕;
……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十二师充分利用现有文化阵地,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活动,形成了重大节日均有群众文化活动的浓厚氛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师演出场数达百余场次,观众人数(线上线下)千万人次。
经常参加十二师群众文化活动的头屯河农场居民陈梓由衷感慨:“这些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走出家门就能观看到各类文艺演出节目,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
送春联、送书画、免费培训……渐渐地,除了各级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开展的多形式“送文化”活动,社区、社团也自己办起了各式各样的晚会、联欢会,有的甚至针对学生寒暑假,开设了剪纸、绘画等文化艺术班,红红火火的“自制文化”活动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群众心中的“文化品牌”。
守护传承 迈向新篇章
精致典雅的哈萨克族毡绣、悠扬婉转的阿肯弹唱、精彩激烈的龙舟赛……在十二师,丰富多样、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这些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享其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传统技艺的展示,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讲述者。长期以来,十二师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十二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深层次发展。
今年端午,在延续了往年的龙舟赛外,十二师深入挖掘端午节传统文化内涵,在二二二团的端午龙舟赛中增加了更多“潮流”元素,开展了水上铁花秀、特色美食展及乡村集市、烟花秀、无人机编组飞行表演、汉唐书院书画展、沙漠越野等丰富的文旅活动,吸引5万名游客围观、参与,形成了龙舟赛事的品牌效应。
“古彩戏法、赛龙舟、铁花秀、剪纸、潞安大鼓等十余种非遗项目都在这次活动中亮相。参加一次活动就能近距离接触到这么多非遗项目,真的太值了。”乌鲁木齐市游客程静说,今年端午节期间的二二二团之行“非遗含量”很高,不仅是一次愉快的旅游体验,更是一次文化之旅。
十二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着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延长文旅产业链,借助媒体力量宣传推广非遗项目和非遗体验活动,让人民群众在非遗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2020年,二二二团赛龙舟被列入第四批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传承仍然是当下非遗保护的重要课题。为了让非遗薪火相传,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十二师都会组织开展非遗实物展示、非遗图片展、非遗专题讲座、“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共同参与、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非遗在连接现代生活中绽放光彩、焕发生机。
不少非遗传承人也开始打破过去的习惯,尝试走出作坊,将手艺带到学校和社会。北方流派剪纸技艺传承人高彩霞,通过举办剪纸培训班,为学生、居民进行免费剪纸培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非遗的魅力感染,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代代传承,生生不息。通过多年的努力,十二师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十二师拥有兵团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个。
守正创新 铸就新辉煌
近年来,十二师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体育馆、文化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场所不仅成为职工群众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平台,更是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载体。
——“天山芙蓉·八千湘女上天山”历史陈列先后接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80余批1500余人次,已成为湘疆两地高质量交流的文化阵地,传承“八千湘女”精神品格的“活教材”。
——二二二团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打造了北亭文史馆、知青屋、初心屋、唐朝路主题教育“红色矩阵”,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新疆游客集散中心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成为展示新疆和兵团旅游的新地标、特色旅游的新名片。
兵团精神展陈馆主体已完工,十二师体育馆正在建设中……
十二师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在软件服务上不断创新。当前,随着融合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融合发展的范围不断延展,十二师也紧跟发展脚步,深入挖掘历史资源,推动产业创新跨界赋能,掀起项目建设热潮,让丝路古道更具魅力,让兵团故事更加精彩,让头屯河畔更显秀丽,让军垦文化更有内涵,让工业遗产更显价值。
新疆游客集散中心、新天润美食天街、西山老君庙民俗文化商业街区等文化与旅游融合项目,不断改造提升,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北亭文史馆、二二一团“天山芙蓉·八千湘女上天山”历史陈列等红色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转化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天润乳业丝路云端牧场与工业融合发展,开辟了一条工业旅游路线;杏花节、桃花节、西瓜节等一批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已经成为十二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几年前,我们还只能给游客提供农业观光旅游。现在,游客在十二师可以体验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自驾旅游等,未来我们还要发展民宿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等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品质。”十二师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说。
顺时乘势,风至势起。十二师这块厚重的文化沃土,正洋溢着时代的芬芳,奋力绘就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党委宣传部供稿,贾芦桐 张媛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